老手艺新传承:修复大师课程兴起
2025-09-29 05:52:22
"现在的小年轻啊,看见东西坏了只会换新的。"这话听着像埋怨,倒让我想起前些日子在社区技能培训中心遇见的"修复大师"项目。那天正巧看见几个年轻人围着一台老式收音机忙活,拿着电烙铁的样子像模像样。
要说这"修复大师"课程,最早是故宫文物医院的专家们带起来的。去年《文物修复技术手册》刚出版那会儿,主创团队就琢磨着:"老祖宗的手艺不能光写在纸上啊。"这才有了现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。
报名那天,助教递来个沉甸甸的帆布包。打开一看,除了一套德国进口的精密螺丝刀,居然还有块巴掌大的紫檀木料。"这是给你们练雕工用的",老师傅说着掏出自己的工具——那把铜柄刻刀少说用了三十年,刃口还泛着青光。
课程模块 | 传统工具 | 现代设备 | 典型修复对象 |
金属修复 | 錾子、火漆 | 激光焊接机 | 铜锁、银器 |
木质修复 | 鱼鳔胶、刨子 | 3D雕刻机 | 太师椅、雕花窗 |
电子维修 | 焊锡丝 | 热成像仪 | 智能手机 |
上周三的实践课特别有意思。张老师拎来个八十年代的"红灯"牌收音机,外壳裂了三道缝,调频旋钮也锈死了。五个学员愣是用了四小时,又是烫蜡又是补漆,硬是让哑了二十年的老物件重新唱起了《甜蜜蜜》。
学习需求 |
就业转型(35%) |
兴趣爱好(40%) |
副业增收(25%) |
开在文创园里的"时光修复局"是往期学员开的店。老板小林给我算了笔账:修好一把民国铜锁收费300,成本不过20块的焊料;翻新老式相机均价800,比卖新机利润还高。更别说那些拿着祖传物件来修复的客人,修好了都是千元起步。
隔壁裁缝铺的赵阿姨最近也报了名,说是要学学怎么修复旗袍上的苏绣。看她戴着老花镜穿针引线的样子,倒让我想起项目负责人说的那句话:"修复这事儿,修的是物件,养的是心性。"
窗外的梧桐叶沙沙响着,培训室里的烙铁头正冒着缕缕青烟。不知道下个月开课的时候,会不会遇见抱着破旧八音盒来求学的新面孔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