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埋葬的博尔内什:深夜考古探险游戏
2025-08-03 10:21:25
上周六晚上,我在朋友家阁楼翻出一盒积灰的桌游,封面上用烫金字体写着《被埋葬的博尔内什》。当时谁也不知道,这个看似普通的考古探险游戏,让我们六个成年人熬到凌晨三点还在争论该不该撬开那个青铜匣子。
你们是一支1920年代的考古队,要在沙漠古城博尔内什的72小时沙尘暴来临前,从地下宫殿带出最多的文物。但这里有个致命陷阱——每件文物都带着诅咒,拿得越多,死得越快。
游戏人数 | 3-6人(5人) |
单局时长 | 2.5-4小时 |
核心机制 | 合作竞争/资源管理/时间竞速 |
游戏里6个角色都有真实历史原型。比如戴圆框眼镜的「文物修复师艾琳」,原型是大英博物馆首位女性修复师;而总叼着烟斗的「向导哈桑」,其实是照着发现图坦卡蒙墓的当地工人照片画的。
摄影师路易斯看着最没用,其实他的相机有三个隐藏功能:
上周遇到个狠人玩家,他做了三件让我们目瞪口呆的事:
诅咒类型 | 破解方法 |
石棺低语 | 连续三次猜拳赢 |
圣甲虫瘟疫 | 交出所有金属物品 |
法老之怒 | 献祭1名队友 |
我在「桌游捡漏」小组发帖时用了这个标题:「急招会古埃及语的队友,包教会辨认圣书体!」结果当天收到23条私信。还有个偏方是在大学历史系布告栏贴手写告示,用荷鲁斯之眼图案当暗号。
现在每次听到沙漏倒转的沙沙声,我都会条件反射地检查背包里的绳索和岩钉。或许这就是博尔内什的魅力——它让你在二十一世纪的客厅里,真切闻到三千年前的沙漠热风。